译文及注释
译文
立冬之日,天气寒冷,墨笔冻结,正好偷懒不写新诗,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。
醉眼观看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,恍惚间以为是大雪落满山村。
注释
冻笔:古人书写是用毛笔蘸墨汁,气温降低,把笔头都冻硬了。
寒炉:冬日里的炉火。
时温:时,时常;温,温热。美酒时常是温热的。
墨花:指砚石上的墨渍花纹。
前村:应为山村名。
简析
《立冬》是一首六言诗。此诗首句透露出冬日特有的慵懒与闲散,使得诗人对新诗的创作也变得疏懒;次句中炉火与美酒的温暖,则为寒冷的冬日带来馨然的气息;三句中“墨花”和“月白”形成色彩上的对比,体现出酒后视觉的朦胧美;末句则将诗人的想象推向高潮,表达了诗人在半梦半醒间的迷离感受。这首诗以冬日为背景,通过冻笔、寒炉、美酒、墨花、月光和雪景等意象的有机结合,展现出一个既清冷又温馨的冬日生活场景。
马说
韩愈〔唐代〕
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故虽有名马,祗辱于奴隶人之手,骈死于槽枥之间,不以千里称也。(祗 同:衹)
马之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石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。是马也,虽有千里之能,食不饱,力不足,才美不外见,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?
策之不以其道,食之不能尽其材,鸣之而不能通其意,执策而临之,曰:“天下无马!”呜呼!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知马也!
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
白居易〔唐代〕
昔年八月十五夜,曲江池畔杏园边。
今年八月十五夜,湓浦沙头水馆前。
西北望乡何处是,东南见月几回圆。
昨风一吹无人会,今夜清光似往年。(昨风一吹 一作:临风一叹)
边词
张敬忠〔唐代〕
五原春色旧来迟,二月垂杨未挂丝。 (旧来迟 一作:归来迟)
即今河畔冰开日,正是长安花落时。